关于宿豫区皂河镇的历史,你清楚吗?
皂河镇,由湖滨新区代管,位于湖滨新区西部、宿豫区西北部,距城区20千米,辖域面积182.87平方千米。
“皂河”原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发源于山东郯城墨河,南入大运河,因水底土色发黑而得名,地名依河名而设。皂河自清康熙19年(1680年)建置以来就一直称“镇”,是一个具有近4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明末,实行社制,现皂河镇域属黄墩社、直河社。
清康熙间,改社为里(又称图),现皂河镇域分属不明,由顺德乡领导。
民国初,现皂河镇域分属皂河乡、窑湾乡,后属第七区(后改为第一区)。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宿迁县城后,中共在日军盘踞的宿迁县城周边农村及邻县部分地区,先后建起5个县级政权,皂河镇由睢宿县苗圩区领导。
民国34年(1945年),撤销睢宿县,苗圩区、朱海区等区划归睢宁县。
1950年7月,淮阴地区行署将睢宁县苗圩区划入宿迁县,设皂河区(包括现王官集镇全域以及皂河镇镇区、王营村、八井村等地,龙岗、七堡由当时的运河区所辖)。
1954年,皂河区所辖皂河镇改为宿迁县直属镇。
1955年,皂河镇又划归皂河区管辖。
1956年,撤销皂河区,其所辖区域并入运河区。
1957年,由皂河乡、王营乡、龙岗乡、刘甸乡等乡组成皂河乡,仍属运河区。
1958年,撤区并乡,称皂河乡;同年更名皂河人民公社,简称皂河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制,称皂河乡。
1985年,撤乡建镇,称皂河镇。
1987年,设立县级宿迁市,皂河镇属之,由淮阴市领导。
1996年,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原县级宿迁市析为宿城区、宿豫县,皂河镇由宿豫县领导。
2000年,撤销滨河镇、骆马湖乡将其辖域并入皂河镇。
2004年,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皂河属之。
2011年,皂河镇整建置托管至湖滨新城代管。
2013年,湖滨新城改称湖滨新区,皂河属之。
2021年3月,撤销黄墩镇,将其辖域并入皂河镇
皂河镇地处废黄河、中运河、骆马湖、黄墩湖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漕运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地,在清乾隆、清咸丰年间的皂河镇人口绸密、商业发达 。清代帝王到此了解民瘼,发现该地水患、洪涝严重,无力治理,只能将希望寄于“龙王”,在此修建了“敕建安澜龙王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皂河龙王庙会之日,自清代以来,一直兴而不衰,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该庙会和柳琴戏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皂河镇的特产有皂河撒汤、乾隆贡酥、鱼头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