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陈集镇:探索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路径
8月12日
推出第一篇
陈集镇
探索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路径
今年以来,陈集镇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投身“三争三创”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动葡萄产业融合发展,构造“核心+配套”产业生态循环链,通过“123”工作举措,即建设一个基地、强化两大支撑、聚焦三产融合,扎实推动“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
一起来看看
陈集具体做法和成效
全市唯一
陈集镇
成功入选2023年
国家级
农业产业强镇
创建名单
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 江苏省 )
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
建设一个基地
带动小业主释放“集聚效应”
鼓励家庭农场“小业主”发展。按照主体多元、风险可控原则,由支书带头、大户示范、农户跟进,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让广大农户得实惠、真受益。葡萄产业园现有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46家,农业企业3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
推进配套服务“大基地”建设。园区内建设仓储中心、果蔬保鲜库、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仓储物流、包装设计、网络营销等一站式服务,提升种植效益。
“小业主”带动“大基地”不断扩容升级。伴随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陈集镇立足实际持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沿洋陈线规划葡萄产业带,上半年180亩龙潭精品采摘园建成投产,设施总面积突破6000亩,年产鲜食葡萄2000余万斤,亩产年收益达3万元,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达5.7亿元。
强化两大支撑
依托数字科技赋能“智慧种植”
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秉持“生态兴业、生态强村、生态富民”理念,于王庄循环农业园区建设枝条粉碎中心、好氧发酵中心、食用菌培育中心,完善有机作物无害化处理再利用功能,创新探索葡萄与食用菌立体种植,建立“物联网+”种植信息系统,实时反馈葡萄生长环境信息,实现“棚内小循环,棚外大循环”生态模式。
强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4家院所开展深入合作,申创智流膜等专利技术,联建葡萄新品种研发育苗基地,打通高端科技种苗销售端,邀请陶建敏、房经贵等8位专家教授指导授课30余次,种植户专业技能水平大大提升。
聚焦三产融合
延伸产业链实现“蝶变升级”
老旧园区提质再升级。持续推动现有老旧园区提标升级,对园区内雨污疏导系统、电动卷膜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强化设施大棚抵御极端天气能力,提升鲜果精品率。
深入探索产品深加工。在一产鲜果种植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与宿迁汉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葡萄脆”产品生产线并投产运营,通过速冻、真空冻干工艺达到“威化”口感,主打零添加、健康饮食特点,预计年产冻干产品达30万斤。
打造农文旅融合标杆。深度挖掘陈集葡萄文化,每年举办葡萄节,通过“线上平台推广+线下主题活动”结合方式,讲好“太皇葡萄”故事,同步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葡萄文化展馆、游客休闲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来源:陈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