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某医院强制清算!资金链断裂,收入不足以覆盖开支
某医院强制清算案
【关键词】
民营医院转型 府院联动 职工权益保障
【基本案情】
某医院系2005年5月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家涵盖多科室的专科医院。因医院收入不足以覆盖开支,资金链断裂,导致医院运营陷入困境。2023年11月15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某医院的强制清算申请并指令宿城法院审理。
网络配图
宿城法院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府院联动机制。一是多部门协同。组建由卫健委、信访局、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清算组,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机制,统筹债权审查、资产处置与职工安置。卫健委全程参与医疗资质核查,确保诊疗服务不中断。二是创新采取“整体拍卖+运营托管”式资产处置模式。针对医院设备专用性强、整体价值高的特点,采用“整体拍卖+运营托管”方式,资产经网络拍卖成交;拍卖期间由国有医疗集团托管运营,保障住院患者持续治疗。三是职工安置“双轨并行”。优先清偿638.57万元职工债权,清偿率100%;引导买受方与225名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工龄连续计算,社保无缝续接。
【典型意义】
本案是通过高效清算推动民营医院转型、保障民生的典型案例。
一是构建“医疗行业特需型”府院联动机制。针对医院公益属性,建立卫健部门主导的专项联动框架:卫健委负责资质维护与医疗质量监管,保障清算期间诊疗服务零事故;人社部门牵头化解欠薪引发的风险;国资平台提供托管资金支持,避免资产贬损。
二是创新“诊疗持续+职工稳定”双重保障模式。患者权益兜底保障,通过托管运营协议,明确住院患者治疗衔接方案,避免强制转院风险,体现司法人性化。职工权益优先实现,采用“解除劳动关系+新主体承接”方式,确保职工职位、待遇、工龄“三不变”,从源头化解225名医务人员失业风险。
三是探索“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破产路径。将医院规划纳入区域卫生布局,由国有公司收购并转型为全科医院,补齐区域医疗短板,实现公益服务提质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