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一男子酒后醉驾,当着民警面竟然二次饮酒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喝了酒开车怕被查,当着警察面再灌几口白酒?跑到烧烤店抢剩啤酒接着喝?”这听起来像荒诞剧情的桥段,却是真实发生的危险驾驶案件。今天要讲的这位当事人,用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操作,把“酒驾”演成了“闹剧”,最终也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
一场从“求助”开始的闹剧
2023年2月的一个夜晚,醉意朦胧的陈某驾着车,载着女友晃晃悠悠回到小区。本是寻常的归家路,却因两人都没带钥匙,走向了完全失控的方向——陈某竟拨通了110,让警察来帮忙开门。
接到报警的民警赶到小区附近,电话里陈某的声音含糊得像含着棉花,浓重的酒气仿佛能顺着听筒飘来。“你在哪儿?具体楼栋说一下。”民警耐着性子询问,可陈某支支吾吾,一会儿不接电话,一会儿说“三单元”,就是不说具体哪一楼幢。声间里全是醉态。民警越听越不对劲:这分明是喝多了!而电话那头的陈某,也突然惊醒——自己刚酒驾开了车!恐惧瞬间压过了醉意。
当民警驾车在将军里小区转悠,发现了陈某的车辆,刚准备下车询问时,陈某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发动汽车窜了出去,只留下两道慌乱的车辙。
为逃处罚
上演“现场酗酒”戏码
“他喝酒了!可能是酒驾,现在开车跑了!”民警立刻联系交警,一场追逐在夜色中展开。没多久,陈某的车在路边被发现,可面对上前敲窗的交警,他紧锁车门,像缩在壳里的乌龟,任谁呼喊都纹丝不动。
就在民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置时,更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陈某突然打开驾驶室的车门,从驾驶室摸出一瓶没开封的白酒,探出身子,拧开盖子就往嘴里灌!辛辣的酒液呛得他直咳嗽,喝三口、吐两口,酒液顺着下巴流到衣襟上,他却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把一整瓶白酒灌进肚子。
可这还没完,陈某喝完自带白酒后又窜至路边一家烧烤店。在食客惊愕的目光中,他一把拿起桌上客人没喝完的啤酒,仰头又灌了几口,直到被追上来的民警按住。
图源网络
法律早有规定:
“二次饮酒”难逃法网
陈某或许以为,“当场再喝几口”,能让交警无法认定他开车时的醉酒状态。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种自作聪明的“二次饮酒”,早已被法律明确否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驾驶。
也就是说,陈某在被交警查获后故意饮酒的行为,不仅无法逃避处罚,反而坐实了他想掩盖酒驾事实的主观恶意,成为加重处罚的情节。最终,经鉴定,他的血液酒精含量远超醉酒标准,因危险驾驶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闹剧终场
小聪明抵不过硬法规
从酒驾后报警求助,到见警察就逃,再到当着执法人员的面“补酒”、抢啤酒,陈某的一系列操作,看似荒诞滑稽,实则暴露了他对法律的无知和漠视。危险驾驶案件中,像这样公然对抗执法、刻意二次饮酒的行为并不多见,但每一次挑衅,都在触碰法律的底线。
酒驾醉驾不是“小事”,而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执法不是“过场”,而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防线”。任何试图用小聪明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吊销驾驶证、刑事处罚、留下案底,这些后果将伴随一生。
来源:宿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