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一人向朋友出借百余万元,账目记录混乱,诉至法院
“张法官,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案子如此尽心尽责!当初借出这笔钱时,我自己都没有厘清账目,一度以为这笔钱要打水漂了。多亏您一笔笔核对账目,帮我挽回了损失。这面锦旗,请您务必收下!”
这是发生在宿豫法院的一幕,
锦旗背后,
是一起标的额高达百万元的
借贷纠纷案。
下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起案件。
图源网络
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系多年好友。2022年至2024年期间,李某以投资及生意周转需要为由,多次向王某提出借款。王某从银行贷款后,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银行卡汇款及现金给付等多种方式,向李某出借共计百余万元。两年间,双方资金往来频繁、方式复杂,导致账目记录混乱。王某为维护自身权益,遂诉至宿豫法院。
承办法官张叶凯在梳理涉案证据并制定办案思路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对账。被告李某提出,“这两年我也给原告转了很多次、很多钱,我认为应当扣除,但是笔数太多太杂算不明白了。”对此承办法官张叶凯表示,账目再复杂,金额再大,只要逐条核对,总能还原事实。
图源网络
庭审现场,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等阶段,双方争议焦点逐渐明晰:
01
11万元的现金账
针对一笔11万元的借款,原告主张是通过现金方式交付给被告,但未能提供借据或收条,被告对此予以否认。后原告向承办法官提供了一份电话录音,录音内容清晰反映了双方之间存在该笔借款的事实,且被告在录音中予以认可。法官就此向双方进行了法律释明,明确了该事实的证据链,确认了11万元借款的真实性。
02
合作经营的糊涂账
原告表示双方曾共同投资一家棋牌室,期间资金往来频繁,经营过程中,被告多次向其借款,但无法明确具体借款金额。承办法官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审判经验,听取了双方对有争议款项的意见并组织辩论,进行了充分的释法说理。经承办法官协调,双方达成一致,将两年来的经营欠款结清,并定格在12万元。
03
配偶不知情的辨析帐
庭审中,原告王某要求被告李某配偶向其承担案涉借款清偿责任。对此,被告李某配偶称,其对李某的借贷行为不知情,未在相关借款合同上签名,且未实际收到借款款项。经调查和质询,承办法官认定原告没有证据证明案涉借款系被告李某配偶向其所借,也没有证据证明李某的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故对原告王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最终,经多次对账,计算双方之间银行转账、微信及支付宝支付相互抵扣金额后确定了案件事实,判决:被告李某偿还原告王某借款本金及资金占用费百余万元。
“这两年内的借款金额较大、账目繁杂,我也曾担心追不回这么多欠款,非常感谢张法官的公正司法!”
“是我借的钱我认,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辛苦张法官费了这么多功夫,帮助我们厘清了债务。”
在承办法官张叶凯的沟通和协调下,本案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这不仅使双方的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也通过释法明理的方式,增强了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在此,法官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借贷关系应通过书面合同或借条明确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双方身份等关键信息,口头约定易引发争议,书面证据更有利于维权。借贷发生时要保留交付证据,优先通过银行转账、微信或支付宝等可留痕方式交付款项,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现金交付需对方出具收条,注明金额、时间及用途。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若借款到期未还,应及时催款并保留催款记录。若协商无果,尽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避免债务人转移财产。
法
条
链
接
来源: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