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年旅客突发意外伤情,宿迁市中医院医生季大国旅途中暖心救援
9月12日下午,G8298次列车正平稳行驶,车厢内旅客或休憩或交谈。突然,一阵急促的广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紧急通知!3号车厢有一名老年旅客突发意外伤情,情况紧急,现急需医护人员前往协助……”
危急时刻,恰在该列车上的宿迁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季大国,听到广播后立即起身朝着3号车厢快步赶去。抵达现场时,他看到老人正痛苦地蜷缩着身体,右手腕肿胀得十分明显,连轻微活动都难以完成,额头更是布满了细密汗珠。季大国第一时间亮明医生身份,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安抚老人:“您别着急,我是急诊科医生,会帮您处理好的。”随后,他迅速对老人展开专业查体。结合老人“摔倒时手掌撑地”的受伤经过,以及腕部呈现出的典型“餐叉样”畸形——柯力氏骨折的标志性体征,季大国在短时间内便精准判断出老人的伤情为右柯力氏骨折。
列车上缺乏专业医疗设备,条件十分有限。但季大国临危不乱,在列车工作人员的积极协助下,迅速就地取材,用毛巾、硬纸板等简易材料,为老人进行了科学规范的腕关节临时固定处理,最大程度减少了骨折断端的活动。同时,他还耐心细致地向老人及其同行家属讲解后续就医注意事项,反复叮嘱不要随意活动受伤的手腕,避免二次损伤。
季大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冷静施救的举动,不仅展现了宿迁市中医院医务人员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现场列车工作人员和周围旅客纷纷为他点赞,称赞“关键时刻还是医生靠得住,这才是医者仁心!”温暖的正能量在车厢内传递。
一直以来,宿迁市中医院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和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培养,既要求医护人员精进技术,更强调践行人文关怀。季大国此次高铁救人事迹,并非偶然,而是该院医疗队伍崇高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精神风貌的生动缩影。未来,该院将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应急救治能力培训,鼓励更多医护人员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用专业与爱心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科普小贴士】
什么是“柯力氏骨折”(Colles’Fracture)?
“柯力氏骨折”(又称“Colles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病率约占骨科所有骨折的1/6。
如何发生?
它通常发生在人摔倒时,本能地伸出手掌来支撑身体,巨大的冲击力传导到腕部,从而导致桡骨(前臂两根骨头中较粗的那根)的远端骨折,并伴有典型的移位。
有何特点? 受伤后,手腕部会立即出现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从侧面看,手腕会呈现出一个类似银叉或刺刀状的独特畸形,这是其最典型的表现。
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或疑似此类骨折,应牢记以下几点:
1. 立即制动: 不要随意活动或揉捏患处。
2. 紧急冰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对肿胀处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临时固定: 像医生季大国所做的那样,利用硬板条、硬纸板、书本等物品临时固定手腕,避免二次损伤。
4. 正确悬吊: 用三角巾或丝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5. 及时就医: 务必尽快前往医院,通过X光检查明确诊断,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和治疗。
虽然常见,但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初期处理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来源: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