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今年1-9月新增停车泊位5157个、共享车位3051个
“以前出门吃饭,光找车位就得绕好几圈,现在不管是逛商场还是去医院,就近就能停好车,咱宿迁这停车服务是越来越贴心了!”10月中旬,带着家人到市区某商圈购物的市民张先生,对着刚找到的空余车位连连称赞。这舒心的体验,正是宿迁全力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我市以“暖心城管·美好宿迁”城市精细管理“十项行动”为统领,锚定群众“停车难”这一民生痛点,通过“建增量、挖存量、优管理、强智慧”组合拳,持续织密停车服务网络,让“抢位”变“选位”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
破解停车难题,增加供给是关键。我市始终坚持“居住区配建车位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道路车位为补充”的思路,多渠道挖掘停车资源,让市民“就近停、快捷停”的需求得到切实满足。
2025年1-9月,全市停车设施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新增广场、商业等公共停车场所18个,推动12家机关单位开放共享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5157个、共享车位3051个,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71.9%和152.55%,提前超额兑现民生承诺。
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停车泊位累计达92.75万个,机动车停车位与保有量配比达1.22:1,不仅提前完成省级年度目标,更让“车位比车多”的安心感直抵人心。
“中午下班回家临时停,晚上带孩子看病就近停,这些新增的泊位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家住幸福中路附近的李女士所说的,正是我市实施停车泊位“挖潜工程”带来的变化。
针对午间、晚间等高峰时段停车紧张问题,我市先后完成鸣凤路、饮马堤路、幸福中路等道路泊位扩增改造,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东侧、市实小学院路校区南侧等重点区域建设临时停车场,精准缓解重点场景停车压力。
全市收费停车场均明码公示收费标准与免费政策,除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外,免费时限均不少于30分钟,小型车24小时最高收费15元;道路收费泊位白天免费1小时、全天20元封顶,晚间7点至次日早9点更是免费开放。尤其在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免费停车政策,让市民出游、走亲访友更无负担。
“打开‘宿迁好停车’小程序,附近空余车位一目了然,导航过去直接停,离场还能无感支付,全程不用下车!”经常往返市区的车主王师傅熟练地展示着智慧停车带来的便利。
这背后,是“宿迁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强力支撑。围绕城市“一网统管”要求,我市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成集信息采集、运营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同步推出“宿迁好停车”APP及微信小程序,实现泊位查询、反向寻车、充电桩查找、ETC无感支付等全流程便捷服务,部分高周转率停车场还开通欠费离场功能,让停车更高效。
数据见证成效:目前“宿迁好停车”系统注册用户超56.2万人,注册车辆达28.5万辆,全市283条收费路段、244个停车场实现泊位实时动态管理,道路泊位日均周转率从原来的1.44次提升至5.17次,增长2.6倍,让有限车位发挥最大效能。
从“一位难求”到“停有其位”,从“人工寻位”到“智慧引导”,宿迁用一项项务实举措,把停车这件“关键小事”办成了“民生实事”。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停车服务升级行动,让城市更有温度、群众更有幸福感。
来源:宿迁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