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出台“护老十条”!
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
《关于优化老年人权益保护司法供给的十条措施》
(以下简称《护老十条》)
内容包括
设立老年人诉讼服务“绿色通道”
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
组建涉老审判团队
......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立足需求,完善“适老型”诉讼服务
设立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优化诉讼服务便民设施。设立适老诉讼服务站,设置老年人服务绿色窗口和爱心专座。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上门送达、巡回审判、当庭宣判、高效执行等,减少行动不便老年人的诉累。
坚持将调解优先原则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家事调查员的作用。助力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专业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做牢“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上减少涉老矛盾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老年人举证的指导。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依法严惩虐待、遗弃、伤害老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借用“以房养老”之名实施的“套路贷”,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消费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
针对老年当事人诉讼能力、表达能力不强等特点,加强教育指导,完善庭前教育程序。通过“拉家常”方式对老年当事人进行法律和政策释明,找准矛盾焦点。针对审理中发现的“缺位”子女及时发出《责令履行赡养义务教育指导令》,真正满足老年人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双重需求。
繁简分流,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坚持涉老案件繁简分流,推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针对赡养、继承等老年人人身权益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原则。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繁案部门审理。选任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突出的人员组建涉老审判团队,全力维护老年人诉讼权益。繁简部门各履职能,实现涉老案件审理快慢分道,高效公正。
延伸触角,完善案件回访机制
构建涉老民事案件常态化回访机制,关注判后动态,尤其是孤寡、空巢、残疾等困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案件执行进展,确保纠纷化解实效。针对在涉老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的短板弱项,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延伸司法触角,加强跟踪问效。
落实涉老案件全链条督促履行机制,一体推进判后释明与自动履行督促提醒。坚持涉老案件优先执行,特别是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切实提高涉老案件实际执结率。加大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案件的先予执行力度。创新涉老年人精神赡养纠纷案件执行方式,督促、引导赡养人主动履行“物质赡养”同时加强“精神赡养”。
部门协作,织密老年人维权保障网
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定项对接、数据共享,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风险联判、应急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织牢织密老年人维权保障网。密切关注各类涉老纠纷与重大事件,定期开展形势分析研判,加强风险监测与预警,推动专项治理,从源头减少涉老纠纷的发生。
加强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协调配合,依法及时转交老年人的法律援助申请。针对老年人因人身、财产权利受侵害致使生活困难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采取适当宽松的审查标准。积极开展涉老执行案件司法救助,对生活困难并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采取司法救助、向民政部门推送困难老年当事人信息等多途径进行救助帮扶。
围绕婚姻、继承、赡养、投资理财等贴近老年人生活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发布、送法进社区活动,通过巡回审判、宿法直播等生动形式以案释法,增强老年人法治意识、维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常言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正值重阳佳节
请将这个好消息
转发给家里的“大宝贝”吧!
来源: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