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晖之暖,点亮“电力天路”!记宿迁供电公司“东西帮扶”员工史春晖
史春晖,1988年2月出生,2008年8月进入供电公司参加工作,现为建设部安全质量监督技术兼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技师。从变电运维值班员岗位一线走来,他在多个岗位上淬炼成长,成为电网建设的行家里手;在网省公司东西帮扶需要时,他响应号召奔赴青海援建“电力天路”,让宿电铁军精神绽放在雪域高原。
01
立足专业,淬炼成钢的“电网尖兵”
在变电运维值班员岗位工作7年后,2015年史春晖到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岗挂职锻炼1年多,2017年起,他担任建设部项目经理兼安全质量监督技术专职。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质量监督者,他先后参与建设耿车、闻涛、利民、电商等20余项输变电重点工程。
在青海西宁铁路电气化外电配套工程现场开展勘察工作
不仅要当好工程“指挥官”,更要做好质量“守护者”。自2018年以来,他参与的13项工程荣获省公司金银奖,2020年1项220千伏工程获国网输变电工程银奖,2021年1项工程获国网“五好示范工地”。2024年,1项工程获中电建协绿色建造二星级、1项工程获中电建协会中小型优质工程。2022年牵头研制的“杆塔高空防坠落装置”获得省公司认可并在全省推广。这些荣誉,见证了一名高级工程师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02
挺身而出,奔赴高原的“天路”建设者
2025年6月底,国网公司决定组建青藏铁路电气化外电配套工程建设指挥部,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这一国家战略工程进入实施推进阶段。正在省公司建设部借用的史春晖第一时间得知后就燃起热情。青藏铁路“大动脉”的战略工程,能参与进去是使命更是荣光。
“青藏铁路是课本里的故事,现在有机会进入我的工作生活中,再造一条更快更强的电气化天路,再多的困难都值!”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报名援建。经过组织筛选,最终他和咨询公司袁星、南京公司卞正达等9名同志,代表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赶赴青海西宁。
青藏铁路电气化外电配套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当天,史春晖与同事合影
然而,这项历时40个月的重点工程帮扶工作,意味着他将在女儿初中、儿子小学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席。面对孩子们“爸爸要去多久”的追问,他心中也有不舍与愧疚。“你放心去干,家里有我。”妻子简单而坚定的话语,成为他远征高原最温暖的后盾。史春晖快速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做好手头工作的收尾,一方面提前做好上高原的各项准备工作。他提前搜集查阅工程概况,了解高原施工难点和注意事项,积极准备工程建设管理和物资供应相关资料,提前为援建工作做充分准备。
03
迎难而上,雪域高原上的“实干先锋”
9月17日,史春晖正式踏上帮扶之路,10个小时高铁辗转后到达海拔2200米的青海西宁市。初到高原,“呼吸加深”的感觉提醒着他高海拔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今后在4400米以上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工作,必须快速调整、适应。
次日,工程建设指挥部召开成立大会,明确了重点任务、工作分工及岗位职责。作为指挥部变电工程物资管理专职,史春晖面对的是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外电配套工程共17个变电工程(8个新建站、9个扩建站)和57个线路工程,物资体量大,协调任务艰巨。
青藏铁路电气化外电配套工程建设前线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严苛的环境挑战,史春晖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在一个半月内,他参与编制指导工程全过程的《建设管理纲要》,遵循“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精益求精”原则保障编制质量;参与完成西藏段、青海段初步设计审查与收口工作,审查梳理出设计深度、工程造价等五个方面的40条问题并推动优化;参与青海段物资、施工招标技术规范书审查,完善了相关规范书;梳理变电工程甲供清单,理清甲转乙需求,形成包含15品类物资的投标人采购建议清单;并组织青海侧设计院编制甲供物资招标清单,同步推进西藏侧清单准备工作,为后续物资招标夯实了基础。“现在才刚进入工作状态,后面要开始进山了,有担心但绝没有胆怯,说啥也不能给江苏电力丢脸!”谈到下一步工作,史春晖说出最真实的想法。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史春晖用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也准备好,以寸草之心的坚韧与赤诚,将光和热奉献给祖国的电力事业,用奋斗的春晖,照亮穿梭与群山峻岭之间的电力新天路。
来源:国网宿迁供电公司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