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5年)草案公示
宿迁市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
(2023-2035年)
草案公示
规划目的>>
目前宿迁市中心城区市政专项规划大部分由相应主管部门编制,市政基础设施之间及与其他设施之间存在用地矛盾、难以落地实施等情况。为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标准和建设质量,科学指导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持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我局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保持一致,东至潍宿铁路、金樽路,南至淮徐高速,西至250连接线(宿城西路),北至迎宾大道,面积340.9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年限为2023-2035年。近期:2023-2027年。远期:2028-2035年。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加强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落地和管控,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宿迁。
2、具体目标
(1)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与宿迁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厂站、廊道等设施内外衔接、梯级配置、联合保障。
(2)生态理念深度融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碳排放量达峰后持续下降,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态化、资源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
(3)系统韧性显著提升建成来源多类多项,重要节点和关键设施适当冗余,灵活调配,智能监测预警,灾后快速恢复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4)技术创新持续应用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为市政基础设施赋能,使建设、运行和管理更加先进。
规划对象>>
规划对宿迁市中心城区340.96平方公里范围内具有独立用地的给排水、能源、通信、消防、环卫、交通、蓝绿等七大系统十四大类三十三小项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整合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水系统规划
给水:规划形成5座取水泵站、5座给水厂、2座增压泵站的给水设施布局。
污水:规划形成16座污水处理厂、49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污泥处置设施的污水设施布局。
雨水:规划形成36座排涝泵站的雨水设施布局。
再生水:规划形成14座再生水生产设施的再生水设施布局。
2、能源系统规划
电力: 规划形成15座220kV变电站、43座110kV变电站、架空电缆混合的电力设施布局。
燃气:规划贯通次高压环线,形成4座门站/分输站、4座储配站、7座加气站、19座调压站、5座液化气站的燃气设施布局。
热力规划形成4处公共热源点的供热设施布局。
3、通信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18座通信局所、1座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的通信设施布局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消防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27座消防站(点)的消防设施布局。
2、环卫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17座垃圾处理设施、1座建筑垃圾转运站、1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6座环卫停车场的环卫设施布局。
3、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3处铁路枢纽、4处公路客运站、36处公交场站、94处独立用地公共停车场、62处加油站、320处充电站的交通设施布局。
4、蓝绿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47处主要公园、10条绿道、350公里河道的蓝绿设施布局。
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整合>>
1、“人-环境-市政基础设施”融洽发展以及实现用地集约节约
(1)小型化、隐形化规划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变电站、高压廊道等邻避设施通过地埋式建设、模块化改造,可以减少地面占用空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邻避效应。
(2)结合城市更新规划规划共有10处地块结合城市更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3)景观化规划位于不同风貌分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应注重尺度、造型、色彩等方面满足风貌分区管控的整体要求,并与周边景观协调融合。
(4)多元化整合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之间相互整合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整合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建筑整合市政廊道整合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一张图>>
规划形成2个市政综合中心,6个市政综合园,16个市政综合群,50个市政混合设施的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格局。
来源:宿迁市自然资源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