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好香啊,忍不住大口呼吸
宿迁的秋冬
如一位豪迈的楚汉侠客
将洪泽湖的水汽、运河的风
还有千年酒都的豪情
全都酿进一坛沉醉的浓香里
你说秋香总清浅?
那定是你未曾踏足这酒都水韵!
宿迁的秋,是一坛刚启封的老窖
香得醇厚,香得醉人!
秋冬的宿迁,最先香起来的是田野。在牛角村,连片的稻田染上了金黄。风一吹,稻浪随风荡漾,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稻香,是沉淀了一整年的香气,能想象得到尝到新米熬粥时那股绵密的米香。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皮薄肉厚,果香浓郁,吃上一口,甜到心里;山楂红得发亮,一串串挂在树上,远远就能闻到那股酸中带甜的果香。用来做水晶山楂糕和冰糖葫芦再好不过,甜蜜一整个秋天。
高粱、小麦、糯米……这些刚卸下丰收重担的谷物,带着阳光晒透的温暖,被投入青砖砌成的窖池。它们与酒曲相拥,在黑暗中沉睡、呼吸、蜕变,蒸汽裹着醇香从窖缝里渗出,在空气中弥漫。
是窖池里正在沸腾的酒醅,是蒸馏器中滚烫的酒液,是陶坛里沉睡的岁月,更是洋河人骨子里对“酿好酒”的执念——从选粮到制曲,从发酵到陈藏,每一步都浸着汗水,每一滴都藏着光阴。
在深秋的洋河,连空气都是醉人的。它沾在行人的衣襟上,随秋风流转,等懂它的人,来抿一口这“窖藏千年的楚韵”。
双沟酒的酒香,是洪泽湖畔的风裹着高粱的甜、小麦的醇,在百年老窖里与时光共酿的诗。开坛刹那,醇香如雾漫开,既有泥窖的陈香打底,又透着谷物的清香。品一口,窖香浓郁,绵柔味长,“酒不醉人人自醉”。
宿迁秋冬的街头巷尾,必然飘着糖炒栗子的香。砂石和板栗在大铁锅里翻滚,“哗啦哗啦”的声响里,焦糖香混着栗子的软糯香气,温暖而香甜。刚炒好的栗子趁热剥开,壳里的热气带着甜香扑到脸上,咬一口,软糯香甜,是宿迁人秋冬“手心里的暖”。
往前走几步,烤红薯的炉子正冒着热气。铁皮炉子里的红薯烤得焦黄,裂开的口子露出金黄的内瓤,甜香顺着缝隙钻出来,香气扑鼻。拿在手里,不仅手暖,连心里都被那股子甜糯的香气填得满满的。
卖螃蟹的摊位前,个大肥硕的大闸蟹格外鲜活。无需复杂的烹饪,上锅清蒸,配一碗姜醋,尝得就是秋天的鲜甜。
黄狗猪头肉,乾隆皇帝盛赞的这道非遗美味里藏着秋冬最扎实的暖。精选猪头肉,浸着八角、桂皮等的醇香,在砂锅中慢慢熬煮,浓郁的肉香混着香料气息漫满鼻腔。肥肉软烂、精肉细嫩,一口下去,暖意在胃里缓缓散开,驱散秋冬的凉意。
抵御秋冬寒意的秘诀,藏在一锅新袁羊肉里。无需复杂的烹饪,慢火焖炖成奶白醇厚的浓汤,褪去腥膻只剩纯粹的鲜香。肉质软嫩不柴,咬下去汁水迸发,奶香浓郁。羊汤趁热喝,鲜醇香气顺着喉咙暖到心里,浑身都透着由内而外的热乎劲儿。
鱼头饺子选用花鲢鱼头熬出奶白浓汤,鲜味全锁在汤里,再下入鱼肉做馅的饺子慢煮。饺子吸饱鱼汤的鲜,咬开是细嫩的馅,汤汁滚烫鲜香,混着鱼肉的清甜香气。趁热舀一勺汤、吃一个饺子,鲜暖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热气氤氲间,暖身又暖心。
宿迁秋冬的香是温柔的、实在的
是田野里的甜、酒镇的醇
街头的暖、限定的鲜
这香气藏在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里
等着我们放慢脚步
去闻,去尝,去感受
来源:宿迁文旅





























游客